高职汽车类专业“双主体,五合一”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日期:2022-10-21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0



一、成果简介

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急需大量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我院积极引进重庆东风小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优质企业,依托重庆市教改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实践站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研究,提出“双主体,五合一”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培养适应企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解决企业人才紧缺的难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内容如下:

1)校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与东风小康股份汽车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小康班”订单班,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组建师资团队、共同管理、共同培养。通过教学场所是真实的生产车间,黑板跟着老师移动,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学校有学籍,企业有档案,学生与学徒合一;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实现互聘、互用、互培,学校教师能生产、企业师傅能上课,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的作品就是公司的产品、一样通过公司质量检验,作品与产品合一;教学方法与设计依据企业真实产品,分模块实施,理论与实践合一提出了汽车类专业“双主,五合一”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汽车人才实践锻炼机制

专业课程的教学按照内容的前后关系安排在第二到第五学期“四个时段”进行,各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操作技能强化在企业由教师、师傅带徒弟方式完成。每学期按照18周在校内学习、4周在校外工作的方式分“三个轮次”组织工学交替,即第二、三学期(第二学期后期+暑假+第三学期前期)合为一轮次、第四、五学期分别为一轮次,创新了“四段三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实践锻炼机制。其中,第一学期为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培养学期;第二、三学期为工学交替职业能力养成学期;第四学期为工学交替职业能力强化学期;第五学期按照学生-准学徒-学徒能力递进螺旋递进式,由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学生的实习导师完成岗位典型生产任务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预就业学期,学生完成学业,应聘就业。

3)创新性实践成果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达98%,平均薪酬达4524元,完成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课题6项,教学教育改革论文10篇;主编出版教材2本,省部级职业技能竞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编写校企工单指导书6本。

二、取得的成果

1)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平均薪酬达4524元,比2016届涨幅18%,就业质量明显提升,多人已成为业界技术骨干。在校生的技能水平有巨大飞跃,参加省部级、全国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2)专业建设成果显著

汽车类专业群获得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4项;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出版教材2本,现代学徒制实践项目系列指导书6本;现代学徒制实践项目工单1本;现代学徒制实践项目评价标准1本;发表教改论文10篇;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被评为重庆市骨干专业。

3)媒体报道

nba篮球下注网站优秀毕业生、汽车类专业群“双主导,五合一”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多次被重庆华龙网、甘肃陇南考试公众号进行报道宣传,得到了各学校的一致好评。

三、经验介绍

1创新“四段三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实践锻炼机制,有效解决毕业生与产业转型发展所需岗位不适应的问题

专业课程的教学按照内容的前后关系安排在第二到第五学期“四个时段”进行,各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操作技能强化在校外实训基地由师傅带徒弟方式完成。每学期按照18周在校内学习、4周在校外工作的方式分“三个轮次”组织工学交替,即第二、三学期(第二学期后期+暑假+第三学期前期)合为一轮次、第四、五学期分别为一轮次。其中,第一学期为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培养学期;第二、三学期为工学交替职业能力养成学期;第四学期为工学交替职业能力强化学期;第五学期按照学生-准学徒-学徒能力递进螺旋递进式,由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学生的实习导师完成岗位典型生产任务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预就业学期,学生完成学业,应聘就业。将学生岗位适应过程提前到教学过程中,有效解决学生毕业生与产业转型发展所需岗位不适应的问题

(2)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引进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等级证书,有效解决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

在校企共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校企双方组成专业课程开发专家小组,深入企事业单位调研,明确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群及相关职位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基于汽车机电维修工工作过程,梳理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工作项目系统化设计学习情境,构建学习课程。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个具有职业教育学徒制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的“五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持续努力的目标。一方面与企业维持良好的合作运行方式,另一方面也要挖掘企业人才需求的内因,使得学校、企业、学生能三方共赢,使人才培养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通过改变考核体系,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学生的考核至关重要,它是学校教学、企业实践、师傅传授和学徒学习质量的撬动点,是避免学徒沦为廉价劳动力的坚实屏障。建立学业标准与学徒标准相结合的评价考核体系,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是课程考核,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二是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通过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获取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三是获取企业上岗准入证书,企业相关岗位有上岗的标准,学生通过学习后,获取相应岗位证才可上岗。四是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可用奖项冲抵课程成绩。五是搭建信息反馈平台,及时对校企合作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吸纳行业专家等反馈信息,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体系。

收藏本页